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曾江、朱晟利
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以教育強國建設支撐中國式現代化是新時代賦予高校的重要使命。在4月2日四川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承辦的全國教育基本理論學術委員會高峰論壇上,與會學者圍繞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展開理論對話,助力推動中國教育學的基本理論建設。
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教育學界應立足教育的根本,以理論研究回應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議題,探索新問題、闡發新觀點、形成新成果,推動教育基本理論持續發展。四川師范大學校長汪明義認為,在教育學學科建設中,教育基本理論起著基礎性作用,教育學界應扎實推進中國式教育現代化的理論探究,順應時勢,聚焦理論,回應關切。
率先實現中國式教育現代化,是新時代新征程的新要求。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副院長鄭金洲認為,要多維度把握中國式教育現代化,一是從歷史維度把握中國教育現代化所走過的道路,為今天的中國式教育現代化提供制度、物質、技術、觀念思想等各方面準備;二是從國際維度對教育現代化進行對照分析;三是從水平維度對照政治、經濟、社會、個人、文化等領域現代化經典理論,把握好教育現代化的基礎性與發展性、先導性與依附性、現代性與穩定性等對立統一關系。
陜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郝文武認為,中國式教育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堅持黨的領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等鮮明的中國特色,在教育普及、人民滿意的高質量教育發展、科教興國、教育公平與均衡發展、教育扶貧等世界普遍的問題上給出蘊含中國特色的回答。
積極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全國教育基本理論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李政濤認為,中國式教育現代化的主體是對人的研究,需要通過研究機制、路徑、方式等協同探索和建構中國自主的教育知識體系。
中國教育扶貧的成功實踐為發展中國家開展教育扶貧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鑒。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應扎實推進教育扶貧工作,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廣西師范大學原黨委書記王枬從“扶貧者之志”“扶貧者之智”“助力鄉村振興”等方面分享了她在調查研究中總結的教育扶貧案例。教師作為教育扶貧先行者,在消除貧困代際傳遞中承擔了“扶貧困學子的志氣,扶貧困家庭的希望”的使命,當前應致力于對人的可行能力、綜合素質和個性品質的培養。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勞動創造幸福,實干成就偉業,加強新時代勞動教育是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重要內容,以勞動教育培育時代新人。在西南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孫振東看來,加強勞動教育必須加強基本理論研究?!敖虅诮Y合”是教育適應并促進社會現代化,從而使自身實現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東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于偉提出,要把人的現代化作為教育現代化的核心,以普遍而自由的實踐活動作為教育基本形式,在把握世界與中國、傳統與現代的張力平衡下,實現教育的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