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高丙成(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學前教育研究室主任)
近年來,我國新生人口數量持續減少,學前教育最先受到沖擊。據報道,在一些地方,“入園難”剛剛得以解決,而在另一些地方,已開始出現“一孩難求”。這種情況的出現,既與出生率下降有關,也與學前教育資源存在結構性錯配有關。
學前教育資源配置需要積極應對學齡人口變動,力爭做到同頻共振。一要提高幼兒園教師待遇,吸引優秀人才從教。政府要將公辦幼兒園教師工資納入財政保障范疇,并逐步提高教師待遇水平,確保教師工資及時足額發放、同工同酬。通過規定普惠性民辦園教師工資待遇指導線等措施確保普惠性幼兒園教師工資穩步提高。非普惠性民辦園要參照當地公辦園教師工資收入水平,合理確定教師的工資收入。幼兒園及其舉辦者應當按照國家相關規定保障教師和其他工作人員的工資福利、社會保險待遇,改善工作和生活條件。
二要加大普惠性幼兒園扶持力度,確保公益普惠屬性。當前,以普惠性資源為主體的辦園體系基本建成。但我國學前教育成本分擔機制尚不完善,對普惠性幼兒園的補助標準和支持力度總體偏弱,出生人口不斷減少背景下,普惠性幼兒園受到影響更大。各地要合理制定并落實公辦園生均公用經費或生均財政撥款標準,并動態調整撥款水平。要完善幼兒園收費管理辦法,根據辦園成本、經濟發展水平和群眾承受能力等因素,按照“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合理分擔、多元籌措”的原則,建立健全公辦園收費動態調整機制,合理確定普惠性民辦園的收費指導價。要完善并落實普惠性民辦園補助標準和扶持政策,健全普惠性民辦園投入保障機制,特別是補助標準偏低的地方要逐步提高標準。
三要推進幼兒園標準化建設,全面改善辦園條件。近年來,我國幼兒園園舍條件不斷改善,玩教具和圖書配備更加充足。但也存在城市幼兒園空間不夠、農村幼兒園玩具配備數量不足等問題。要嚴格按照《幼兒園建設標準》《托兒所、幼兒園建筑設計規范》進行幼兒園建設項目的審批、核準、設計和建設。要分期、分批對達不到標準的幼兒園進行改造,確保規范化標準化幼兒園比例逐年提高。要制定幼兒園玩教具和圖書配備指南,加強對玩教具和圖書配備的指導,支持引導幼兒園充分利用當地自然和文化資源,合理布局空間、設施,為幼兒提供有利于激發學習探索、安全、豐富、適宜的游戲材料和玩教具。
四要優化幼兒園布局,實現資源盈缺互補。由于我國幼兒園學位供需不均,隨著城鎮化的推進和人口變動的影響,有的地方如城市地區入園壓力依然很大,有的地方如鄉村地區已經開始出現“招生難”。要充分預測區域人口出生和流動的變化趨勢,制定幼兒園布局規劃,把普惠性幼兒園建設納入城鄉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設施統一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