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白茂峰(福建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生)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深刻指出:“我們進一步深化對中國式現代化的內涵和本質的認識,概括形成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本質要求和重大原則,初步構建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體系,使中國式現代化更加清晰、更加科學、更加可感可行?!边@一體系作為科學社會主義的最新重大成果,不僅意味著黨對中國式現代化的規律性認識達到了新的高度,更展現出中國式現代化對全球現代化發展的重大創新性貢獻。
整體性的思維方式是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在契合的重要表現。一方面,社會是一個“一切關系在其中同時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社會機體”“不同要素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而馬克思主義則是這種“同時存在”“互相依存”“相互作用”的關于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科學??梢哉f,整體性思維是馬克思主義本身所具有的根本研究方法和固有屬性。另一方面,中華民族素來主張“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的宇宙觀、“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自然觀、無極太極生成、陰陽五行四時演化的世界觀以及“六合同風、九州共貫”大一統觀念等,這些思想中濃縮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整體性的哲學思維和價值元素。因此,唯有從“兩個結合”的高度,運用整體性的思維視角和方式來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理論體系這一馬克思主義現代化理論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思想理論結晶,才能全面領略這一體系的基本輪廓、總體面貌和深厚底蘊,進而用以指導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從邏輯層次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理論體系的結構整體性。中國式現代化理論體系作為立足中國發展實際、適應時代發展變化而形成的,具有中國特點、時代特征、世界影響的獨創性現代化理論體系,各項內容之間層層遞進、相輔相成,具有嚴密系統的邏輯結構。從宏觀層面來看,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圍繞中國式現代化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論斷新觀點,連同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國式現代化的一系列重要論述,已經共同形成了一個包含指導思想、領導力量、根本性質、科學內涵、主要特征、重大原則、總體目標、戰略步驟、本質要求以及一系列政策措施等在內的相對獨立完整的科學理論體系。從微觀層面來看,黨的二十大報告著重對中國式現代化的主要特征、本質要求和重大原則作出了深邃的闡發,確立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總體目標,明確了總的戰略安排以及達成這一目標的政策和措施。黨對中國式現代化進行的全方位、多角度、體系化、系統化的重大創新發展,從理論到實踐、從國內到國際,從宏觀方向戰略引領到各微觀領域具體部署、既實現了對既往西方式現代化理論的超越,又進一步發展了社會主義現代化理論,彰顯出黨對現代化建設規律認識的整體性拓深。
從百年時空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理論體系的歷史整體性。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的主旨講話中強調:“中國共產黨100多年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追求民族復興的歷史,也是一部不斷探索現代化道路的歷史。經過數代人不懈努力,我們走出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毙旅裰髦髁x革命時期,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總結局部執政地區現代化建設的經驗,逐漸形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現代化的總體構想,成功完成了中華民族在革命時期現代化探索的破題任務。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實踐中,黨對現代化的探索實現了從以發展重工業為中心環節的工業化,到實現以先進科學技術為基礎的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和現代科學技術的“四個現代化”的深化,形成了社會主義“四個現代化”理論構想,并對實現這一目標提出分“兩步走”的戰略部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黨創造性地提出“中國式的現代化”的時代命題,明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性質,確立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戰略目標、根本方針、總體布局和實現途徑,并制定了到21世紀中葉分三步走、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展戰略。在新時代十年氣勢恢宏、勢如破竹的偉大變革中,黨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經受住了來自政治、經濟、意識形態、自然界等方面的風險挑戰考驗,在理論和實踐上實現創新突破,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形成了一整套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體系和制度框架,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開啟了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
從方法維度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理論體系的實踐整體性。方法取決于問題,內容決定著方法。黑格爾曾指出,方法并非什么外在的形式,而是內容的靈魂和概念,因為“問題的整體性內在要求用整體性的方法來分析問題”。中國式現代化理論體系貫穿著馬克思主義關于人類發展前途命運的哲學觀點,蘊含著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包含著豐富的思維方法、領導方法、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為人們觀察和分析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重大理論實踐問題提供了科學指導和行動指南。在思維方法層面,中國式現代化理論體系提供了系統思維、戰略思維、歷史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精準思維等科學思維方法;在領導方法層面,中國式現代化理論體系提出要增強憂患意識,保持戰略清醒、戰略自信和戰略主動,加強領導干部特別是年輕干部能力提升,建設政治過硬、適應新時代要求、具備領導現代化建設能力的干部隊伍等要求;在思想方法層面,中國式現代化理論體系具有實事求是方法、系統分析方法、對立統一方法、群眾路線方法等;在工作方法層面,中國式現代化理論體系要求正確處理好頂層設計與實踐探索、戰略與策略、守正與創新、效率與公平、活力與秩序、自立自強與對外開放等一系列重大關系。這些方法作為中國式現代化實踐的產物,不是碎片化的改革策略的堆積,而是由“元方法”“總方法”“子方法”構成的一整套系統完整、邏輯嚴密、層次分明、彼此銜接的中國式現代化理論方法體系,從“怎么看”“怎么辦”等不同維度回答了正確理解和大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遵循的實踐要求。
回望過往的奮斗路,我們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世紀偉業,把光榮與夢想寫在了歷史深處。眺望前行的路,中國式現代化理論體系“這塊整鋼”必將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壯闊實踐中與時俱進向前發展。我們要以整體性的中國式現代化理論體系的真理之光照亮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康莊大道,矢志不渝、篤行不怠,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繼續創造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跡,為人類社會現代化理論和實踐創新作出新貢獻!
【本文系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礎理論研究”(22VRC108)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