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田鵬穎(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東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核心提示
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是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做好工作的傳家寶。大興調查研究是中國共產黨人賡續實事求是精神血脈的體現。新時代新征程,調查研究怎樣才能真正“興”起來,關鍵不在于調研的時間長、規模大、程序全,而在于調查研究態度正、內容實、結果真、效果好,真正經得起歷史和人民的檢驗。堅持人民至上是大興調查研究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具體實踐要求,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在調查研究工作上的具體體現。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要準確把握和堅持人民至上的立場觀點,傾聽人民心聲、把握人民愿望、反映人民訴求、尊重人民創造、集中人民智慧,以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最高標準,明確調查研究為何而興、因何而興,如此才能大興調查研究之風。
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群眾觀
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群眾觀是在大興調查研究中堅持人民至上的認識路線。只有深入基層、身入群眾、心入群眾,得民情而治,增強同人民群眾的感情,辦好人民群眾的操心事、難心事,促進各項工作取得新突破,才能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沒有調查就沒有決策權?!鄙羁剃U明了調查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無論是做決策、抓工作,還是促落實,都必須一以貫之地堅持群眾觀,深入群眾、摸清民情、找準問題、提實對策。要樹牢群眾觀點、踐行群眾路線,堅持唯物辯證法去開展調查研究。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不可脫離實際、脫離群眾、瞎說一氣、自以為是、夸夸其談,人民群眾在生產和生活中的問題不會因為我們的“熟視無睹”“主觀臆想”而自動消失。我們要調整工作思維、轉變角色,不要坐在辦公室里想問題、提對策,不要“紙上談兵”、高高在上,而要身入、心至基層,了解、掌握、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
拜人民為師,虛心向人民學習,不要嫌棄人民開出的“土方”。實踐方出真知,高手往往在民間。黨員干部要透過人民的生產生活實踐,總結客觀規律,獲得正確認識,充分集中并運用人民智慧。調查不是最終目的,而是提出對策、解決問題的途徑,在調查研究中,必須確立好問題清單、責任清單、任務清單,立行立改、持續跟進、一抓到底,積極回應群眾關切,做到“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著落”,讓群眾吃下“定心丸”。要大力弘揚密切聯系群眾的優良作風,堅持以上率下、以身作則、對上負責、對下負責,推動調查研究在全黨蔚然成風,傳好黨的“傳家寶”。從這個意義上說,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應將聯系群眾、開展調查研究作為終身事業,讓群眾路線真正成為認識路線、工作路線,以“密切聯系群眾”的工作方法,善用深入基層一線的調研方式,進一步夯實和筑牢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群眾根基。
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
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是在大興調查研究中堅持人民至上的行動遵循。新時代的發展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而新發展理念的根和魂是人民。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人始終遵循馬克思主義發展觀,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創造性地提出新發展理念,對當前以及今后一個時期的發展環境、發展任務、發展方向、發展目標、發展動力、發展路徑等問題做出戰略判斷。
大興調查研究與貫徹新發展理念具有內在統一性,統一于堅持人民至上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二者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以人民為中心,依靠人民,為了人民,以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價值遵循。二者也有著統一的社會現實基礎。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發展面臨新的戰略機遇、新的戰略任務、新的戰略階段、新的戰略要求、新的戰略環境,用過去的老思維、老經驗去思考、解決新問題是行不通的,必須大興調查研究以摸清新事物、分析新情況、研究新問題、把握新規律、提出新理念。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就是我們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形成的關于發展的新認識,用好用活調查研究這一“傳家寶”是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的內在要求,可以更好地實現為民造福。
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要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把調查研究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基本功。面對新形勢、新問題、新機遇、新挑戰,人們容易束手無策,而通過調查研究,全面地、客觀地把握現狀后,解決問題的理念和方案便會呼之欲出。正如毛澤東同志所說,“調查就像‘十月懷胎’,解決問題就像‘一朝分娩’”。只要走出辦公室,深入調查研究,我們在工作中就能實現從“都是問題”向“全是辦法”轉變。
大興調查研究,必須堅持人民至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只要我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守正創新,深入群眾、身入群眾、心入群眾,就一定能夠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譜寫更加輝煌的精彩華章。
牢固樹立正確的政績觀
牢固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是在大興調查研究中堅持人民至上的內在要求。正確的政績觀是辦實事、務實效、求實績的政績觀,是以求真務實的政治品格,實現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政治目的。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宗旨決定了我們必須貫徹正確政績觀,把滿足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追求政績的根本目的,把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實事作為檢驗政績觀的重要尺度,把為民造福作為最大政績。
大興調查研究堅持人民至上突出的是“求實”“為民”的政治品格,是正確政績觀的核心內容。調查研究不僅僅是一個工作方式,更是創造人民滿意政績的“金鑰匙”。只有把“造福人民”貫穿調查研究的全過程,辦人民需要的實事,求人民滿意的實績,立足當下、著眼長遠、求真務實、久久為功,才能用好用活調查研究這個“傳家寶”。
大興調查研究堅持人民至上,樹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政績觀?!肮Τ刹槐卦谖?,功成必定有我”,體現的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傳承與擔當的精神品格,意味著中國共產黨人能夠正確處理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關系,表明了中國共產黨人一張藍圖繪到底,一棒接著一棒干的決心。做好人民滿意的調查研究工作需要的就是積極作為的工作態度、久久為功的定力、利在長遠的大局觀。大多數黨員干部能夠做到責任在心、擔當在肩、善作善為、立足當下、謀劃未來。因此,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下,我們實現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消除絕對貧困的目標。但不可否認的是,仍有一些人認為做調查研究工作耗費時間、費心費力、難出實效,抱著“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心態,對于調查研究,或避而不談,或坐而論道,或淺嘗輒止,或走馬觀花。這種調查研究脫離了實際、脫離了群眾,是錯誤的政績觀。各級領導干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不要搞急功近利的政績工程,多做一些功在當代、利在長遠、惠及子孫的事情,多干一些做鋪墊、打基礎、利長遠的事情,為實現共同富裕、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接續奮斗,久久為功。
大興調查研究堅持人民至上,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應錘煉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調查研究不要裝樣子、搞形式主義。是不是真心實意察民情、聽民聲,百姓能看出來,如果調查研究只做表面文章、走馬觀花、浮光掠影,熱衷于口號式、表態式、包裝式落實,那么既浪費了資源,又貽誤了工作,還寒了百姓的心。因此,調查研究必須堅持“實”,深入實踐、摸清實況、尊重實際、真抓實干,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要學好調查研究必修課,練好調查研究基本功,只有自覺從人民根本利益出發,錘煉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誠心實意聽民情、對癥下藥求實效,才能創造人民滿意、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的政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