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by id="v1xz2"><table id="v1xz2"><blockquote id="v1xz2"></blockquote></table></ruby>
  • <menuitem id="v1xz2"></menuitem>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正在閱讀:上海交通大學新校史博物館開館儀式在滬舉行
        首頁> 機構推薦 > 正文

        上海交通大學新校史博物館開館儀式在滬舉行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2021-04-10 10:48

        調查問題加載中,請稍候。
        若長時間無響應,請刷新本頁面

          上海交通大學新校史博物館開館儀式活動現場之一 本網記者陳煉/攝

          中國社會科學網上海訊(記者 查建國 夏立陳煉)4月8日,在上海交通大學迎來建校125周年之際,上海交通大學新校史博物館開館儀式在滬舉行。場館后續將成為學校辦學成就與文化傳統的展示窗口、愛國榮校教育的生動課堂、聯系廣大海內外校友的精神家園和中外社會人士了解上海交大的重要平臺。

          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楊振斌、上海交通大學校長林忠欽等校領導,以及翁史烈、王宗光、馬德秀、謝繩武、姜斯憲、張杰等老領導出席儀式。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潘敏,上海市委統戰部副部長蔡忠,教育部直屬高校檔案工作協會理事長、清華大學檔案館館長、校史館館長范寶龍,資深收藏家詹洪革,華東師范大學檔案館館長湯濤,上海財經大學檔案館館長、校史館館長喻世紅等校內外領導和嘉賓出席活動。楊振斌、林忠欽、翁史烈、王宗光、馬德秀、謝繩武、姜斯憲、張杰、潘敏、蔡忠共同為校史博物館開館揭幕。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張安勝主持儀式。

          打造成為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載體

          楊振斌在總結發言中提出,上海交通大學因圖強而生、因改革而興、因人才而盛,從創建伊始就一直和國家民族的命運休戚與共。校史博物館與各文博場館,作為“文化自信”的存儲器、轉換器和放大器,大學精神研究、宣傳的主力軍,要以學校 “文化引領”發展戰略為指導,進一步做好學校歷史的總結、梳理和研究,承擔起服務學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加強大學生美育的責任和使命,要主動走出校門,積極服務社會,打造成為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載體,成為服務文化強國建設的有力支撐。新校史博物館要深入挖掘交大黨史資源,講好交大黨史故事,把紅色基因繼承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以愛國主義精神厚植新時代交大青年的家國情懷,以優異成績向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獻禮。

          上海交通大學檔案文博管理中心主任張凱介紹了校史博物館的建設情況。他表示,新校史博物館展陳面積2350平方米,展線近500米,通過校史縱覽、群英畢集、今日校情、交大文化等四個部分,全景式展現學校百余年來的文化傳統、辦學成果和社會貢獻。全館展示的檔案、文物和珍貴文獻近460件(套),照片1200余張,影像資料20余段,其中不少都是首次對外公開。館內展示著多件“鎮館之寶”,如交大創始人盛宣懷《愚齋存稿(初刊)》101卷(1939年),李大釗老師、南洋公學師范生白毓崑烈士紀念碑,楊嘉墀院士“兩彈一星”功勛獎章(1999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的“天鯨號”挖泥船模型和演示動畫等。

          范寶龍代表兄弟高校校史館致辭。他表示,校史博物館是當前中國大學校園中獨特的文化空間,也是一所大學歷史發展的寫照和縮影。上海交大和清華大學都是歷史悠久、底蘊深厚的百年名校。兩所學校有很多共同的學長、校友,以他們的畢生奉獻與輝煌成就,寫入了交大、清華的歷史,也成為中國高等教育史以至世界高等教育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希望未來兩??梢赃M一步深化合作,激活校史館文化資源,探索校史館育人之路,為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

          1978級校友劉共庭及夫人馮鶯為支持學校校史檔案文博工作做出了重要貢獻,也為校史博物館籌建奠定了堅實基礎。劉共庭表示,校史館在閔行校區開幕,見證歷史、以史鑒今,喚醒了交大人心底最親切也是最溫暖的一份文化記憶。每個交大人都是上海交通大學這條歷史長河中的一滴水珠,今后要繼續為校史工作做貢獻。王宗光為劉共庭、馮鶯夫婦頒發校史博物館捐贈紀念獎杯。

          學生講解隊副隊長、上海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19級碩士生趙家鑫作為學生代表發言。他表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當代青年學子更應努力從歷史中汲取前進的智慧和力量。今后要傳承紅色基因、守護交大文脈,做交大歷史的宣講者和傳承者。

          豐富學校歷史資料和重要事件歷史檔案

          詹洪閣持續關注上海交通大學校史博物館的建設,多次給予檔案文獻的支持和捐贈。此次他特意挑選了兩件重要的校史文獻捐贈給交大校史博物館。1937級校友、“兩彈一星”功臣楊嘉墀院士之女楊西,向學校捐贈了楊嘉墀院士“兩彈一星”獎章、獎牌和證書、哈佛大學博士論文原件等一批重要文物。據悉,楊嘉墀畢業于交通大學電機系,長期致力于中國自動化技術和航天技術的研究發展,為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承載著老一輩科學家胸懷祖國、服務人民優秀品質的館藏珍品,必將激勵今天的交大人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上繼續奮勇前進。林忠欽為詹洪閣、楊西頒發捐贈證書和捐贈紀念獎杯。

          在上海交通大學檔案事業發展和校史博物館的籌建過程中,許多上海交通大學的重要辦學者和杰出校友的后人,紛紛捐贈見證交大辦學歷史的重要文物、檔案和文獻,極大豐富了學校的歷史研究范圍和博物館展陳效果。儀式上,翁史烈、王宗光、馬德秀、謝繩武、姜斯憲、張杰分別為盛毓鳳、凌淑平、張人鳳、唐德明、姜建華、彭城、趙國通頒發校史博物館捐贈紀念獎杯。

          多年來,上海交通大學歷任校領導不但高度重視校史研究和校史博物館建設,還多次捐贈自己的藏書、檔案、手稿、照片、珍貴證件等物品,特別是學校的幾位主要領導,更是率先垂范,先后多次捐贈,極大豐富了學校的歷史資料和重要事件的歷史檔案。楊振斌、林忠欽為老領導們頒發捐贈紀念獎杯。

          開館儀式后,舉行了簡短的捐贈文化墻揭幕儀式。與會領導和嘉賓隨后參觀了校史博物館。

          上海交通大學新校史博物館開館儀式活動現場之二 本網記者陳煉/攝

          楊振斌、林忠欽、翁史烈、王宗光、馬德秀、謝繩武、姜斯憲、張杰、潘敏、蔡忠共同為校史博物館開館揭幕 本網記者 陳煉/攝

          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楊振斌作總結發言 本網記者陳煉/攝

          上海交通大學檔案文博管理中心主任張凱介紹校史博物館建設情況 本網記者 陳煉/攝

          教育部直屬高校檔案工作協會理事長、清華大學檔案館館長、校史館館長范寶龍代表兄弟高校校史館致辭 本網記者 陳煉/攝

          1978級校友劉共庭作為校友代表發言 本網記者陳煉/攝

          學生講解隊副隊長、上海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19級碩士生趙家鑫作為學生代表發言 本網記者 陳煉/攝

          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張安勝主持儀式 本網記者 陳煉/攝

          頒發上海交通大學校史博物館捐贈證書和捐贈紀念獎杯現場 本網記者 陳煉/攝

          上海交通大學校史博物館內景 本網記者 陳煉/攝

        [ 責編:劉夢甜 ]
        閱讀剩余全文(

        相關閱讀

        您此時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聞表情排行 /
        • 開心
           
          0
        • 難過
           
          0
        • 點贊
           
          0
        • 飄過
           
          0

        視覺焦點

        • 湖北屈家嶺遺址發現距今5100年史前水利系統

        • “紀念《世界人權宣言》發表75周年”研討會舉行

        獨家策劃

        推薦閱讀
        2023年11月28日,貴州省六盤水市明湖國家濕地公園層林盡染,景色迷人。
        2023-11-29 15:42
        2023年11月28日,江西吉安長塘鎮中心小學,老師指導學生剪紙。
        2023-11-29 15:42
        三角梅原產于巴西,現主要分布在中國、秘魯、阿根廷、日本、贊比亞等國家和地區。其中,以海南三角梅最為出名。
        2023-11-29 11:13
        2023年11月23日清晨,朝霞初現,三峽庫區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沿江公路G348國道的絕壁巖體上,工人們正在鋪設防護網,以防止巖崩和落石。
        2023-11-24 15:15
        2023年11月23日,黑龍江哈爾濱,哈爾濱站工作人員正在清理站臺積雪。
        2023-11-23 16:02
        2023年11月21日,甘肅敦煌,首趟"敦煌號"鐵海聯運國際貨運班列裝載1000噸石棉駛出,經天津港通過鐵海聯運發往泰國曼谷。
        2023-11-21 16:55
        2023年11月21日,江蘇省如皋市龍游河生態公園,色彩斑斕的樹木與一河碧水相應成趣。
        2023-11-21 16:55
        江西省贛州市定南縣歷市鎮,一座座風力發電機矗立在延綿群山上,與藍天白云、綠樹青山相輝映,極目遠望、蔚為壯觀。
        2023-11-16 15:56
        2023年11月13日,國內首座港口商品車智能立體車庫在山東港口煙臺港建成并投入試運行。該車庫占地13000平方米,可容納商品車3000余輛,較平面堆存能力提升3倍以上,可完成智能理貨、智能調度、智能轉運。
        2023-11-14 15:37
        日前,姚莊鎮沉香村生態農場近千畝橘子園已碩果累累。近年來,當地依托自然優勢,以柑橘產業、鄉村景觀資源、親子旅游市場為基礎,與橫向的藝術產業、旅游產業相融合,在農民增收、鄉風涵養等方面均取得了顯著成效,探索出了一條具有本土特色的共富新路徑。
        2023-11-13 16:43
        2023年11月7日,江西省高安市一家機械有限公司員工在生產車間趕制工業接頭等產品。該公司2022年被工信部列為第三批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企業,其研發的新型無滴漏干式軟管接頭組件填補了國內空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2023-11-09 15:54
        2023年11月7日,在云南昆明滇池(海洪濕地)湖畔,大批紅嘴鷗已抵達昆明,給春城昆明增添了一道靚麗美景。
        2023-11-08 15:29
        2023年11月7日,俯瞰江蘇省泰州市天德湖公園景色。
        2023-11-07 15:35
        2023年11月6日,浙江省金華市,工作人員對光伏設備進行巡視維護。近日,金華傳化公路港第二期容量為2.91MW(兆瓦)的屋頂光伏成功并網,標志著企業“光伏+儲能”這一新型小循環能源體系的建立,為企業的電力降本增效提供良好條件。
        2023-11-06 16:19
        2023年11月6日,在甘肅省張掖國家濕地公園湖水中,成群的天鵝、斑頭雁等候鳥在這里休憩覓食。
        2023-11-06 16:18
        近年來,當地依托自然資源優勢,把發展特色產業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采取"公司+合作社+集體+農戶"的發展模式,大力發展有機富硒鮮食玉米深加工產業,帶動集體增收,群眾致富。
        2023-10-26 13:16
        2023年10月12日,北大荒集團建設農場組織大型機車群對種植的20.61萬畝大豆進行搶收,確保成熟的大豆顆粒歸倉。
        2023-10-14 23:36
        醉美阿爾山
        2023-10-09 10:22
        2023年10月8日,在安徽省安慶市岳西縣天堂鎮,樓宇、山巒、河流、道路與云霧交相輝映,構成一幅和諧美麗的畫卷
        2023-10-08 16:39
        2023年,泰州市海陵區實施雜交水稻制種0.56萬畝,預計可向市場提供水稻良種250余萬斤。
        2023-09-19 17:52
        加載更多
        超碰在线国产福利|91精品美利坚合众国|久热爱精品视频在线|2019亚洲精品自在线拍亚洲Aa|国产网友愉拍精品视频手机

        <ruby id="v1xz2"><table id="v1xz2"><blockquote id="v1xz2"></blockquote></table></ruby>
      1. <menuitem id="v1xz2"></menuitem>